引用格式:严卿,黄友初,罗玉华,等.初中生逻辑推理的测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7(5):25–32.
作者信息严 卿1,黄友初1,2,罗玉华3,陈 昊4,喻 平1
(1.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4.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上海)
严卿(—),男,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BHA)
摘要基于逻辑学对于推理的分类以及心理学关于推理能力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的逻辑推理评价研究进行梳理,结合中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提出一个测量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框架,据此编制测验题.测验兼顾推理的形式与内容两方面.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验的结构效度并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维度包括简单推理、选言推理、命题演算、假言推理、合情推理,其中前4个同属演绎推理.测验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关键词:逻辑推理;数学命题;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0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年版)》(以下简称“版标准”)中提出了6个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要以这些核心素养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教材和教学之中.于是,如何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就成了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1问题提出
其实,6个数学核心素养就是6种数学能力或者说关键能力,因而需按照能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对其评价进行探究.这里仅探讨6个关键能力中的逻辑推理.
“版标准”中对其的定义为:“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它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1]对于逻辑推理的概念,存在着不同看法.在逻辑学中,推理是“由一个或一组命题(前提)推出另一个命题(结论)的思维形式”,其中“逻辑推理是保持真值的推理”[2],即认为逻辑推理特指演绎推理.实际上,“版标准”中的“逻辑”一词强调的是在推理过程中“关系”和“性质”的传递[3],而非“正确性”和“有效性”.这样的定义虽然不同于传统的理解,但是深化了对归纳、类比推理中所蕴含规则的认识,抓住了其与演绎推理的共性.此外,虽然逻辑学和数学中都会用到“逻辑推理”一词,但形式逻辑中关心的是“推理形式是否合乎逻辑规则”[4],而在数学背景下讨论逻辑推理,则需要兼顾两方面:内容上的数学命题,形式上的逻辑规则.
推理能力一直是心理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qingguoa.com/pzff/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