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常州的幸运。
1
看·时代变迁中的青果顺着揽澜先生的镜头,我们站在今天的青果巷去回望昨天的青果巷,时代的变迁尽收眼底。原色·青果十年影像回顾展览那脑海里曾经模糊的记忆,又重新明亮起来。曾经的小巷有老常州的亲切,现在的小巷有从古韵里焕新而来的精彩。那曾经稍显破落的江南院子,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岁月在小巷无声地流淌,古朴是小巷的本色,自然是小巷的历程,韵味是时间的馈赠。
那看起来不起眼的青果巷,隐藏了半部龙城发展史。百年间从这里走出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数量之密堪称绝无仅有,从这条不长的巷子中,走出了一百多位进士,孕育出大量杰出的诗人、画家、医学家、文学家、法学家、政治家、商界精英,“隐”与“显”、“穷”与“达”、“出世”与“入世”,成就常州青果巷文化现象的独特光晕,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册上多彩的一笔。那曾经枕河而居的运河人家,又书写着新的故事。小巷悠悠迂回曲折,流水潺潺傍巷流淌,沿河垂柳依依,临水阁板码头窗明几净,小桥流水人家是常州人心底的乡愁。
过去与现在,亲切与熟悉,在青果巷的旧貌与新颜上表现得那么明显。我们挥挥手告别了过去的时间,却怎么也抹不去过去的记忆;我们给了青果巷新的面貌,却不曾改变我们对青果的初心。2忆·昔日青果的慢生活昔日的青果巷,生活节奏是慢悠悠的。现代人的“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揽澜先生的镜头下,是最普通的日常,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小巷里深入日常的慢。
原色·青果十年影像回顾展览
颇有名气的钱进麻糕店老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麻糕,小巷居民慢悠悠地来,他一边熟稔地迎来送往,一边慢慢地做他的麻糕。手艺人的慢生活在昔日青果巷随处可见。
昔日青果人家—揽澜摄
慢是一种生活节奏,那排列整齐的煤块是昔日做饭所用,比不得现在天然气的火力,但却因为火力的慢悠悠,食物在小火慢炖下散发出更加浓郁的味道。昔日青果人家—揽澜摄慢是一种悠闲和笃定,看这张两个老人打牌的悠闲,就连旁边的狗也变得懒洋洋起来。悠闲的午后,大家围着看打牌,打牌的人和围观的人都各得其乐。昔日青果人家—揽澜摄
那时的孩子们还没有那么多的电子玩具,还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补习班,放学之后书包一扔,就三五成群到户外撒欢地玩。时代变迁,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节奏也从“从前慢”变成了“现在快”。
昔日青果巷—揽澜摄
昔日的青果巷,让人们忙碌的生活有了放松的地带和回旋的余地。小巷的宁静、低调、朴实、平和、坚守,都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3赏·青果巷的春夏秋冬经百年巷桑,伴随春夏秋冬,青果巷的美是有目共睹的,一年四季青果巷都有自己独特的姿态。
原色·青果十年影像回顾展览
春暖春日的暖阳照在老宅上,给生活也涂抹上了暖洋洋的底色,走路的路人、骑自行车的人都在感受着这暖暖的春。
昔日青果巷—揽澜摄
夏凉夏天的凉爽只有小巷的居民才知道,只要看到这口井,就能够想象到来自地下水的冰澈透亮,打上一桶水,把西瓜放进去,那西瓜的冰爽,瞬间沁入心脾。
昔日青果巷—揽澜摄
秋意秋天的河水是一个神秘的密码,只要你输入那个音符,它就会把炎热的夏天带走,把清凉的秋天带来。河面上蒙着一层淡淡的雾,想象着偶尔会有鸟儿从天空中划过。昔日青果巷—揽澜摄
冬雪大雪给了青果巷银装素裹的美,美得那么高冷、美得那么严肃、美得那么认真。
昔日青果巷—揽澜摄
在青果巷,每个季节都有醉人的风景。但对于老常州,无论季节如何变换,无论风景怎样变换,对青果巷的热爱永远都不会变。
原色·青果十年影像回顾展览
青果十年,百感交融。
如果你是一名老常州,你定会忆起青果巷的前世;如果你是一名新常州,你定会感叹青果巷的今生。在前世与今生之间,我们不断回望,因为那是我们的从前,我们不断展望,因为那里有更好的未来,让我们带着期待与记忆中的场景来一次约会。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