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藏医学对该病有着精辟的理论认识和极其丰富的经验。在藏医巨著《四部医典》对该病的病因、症状、分类及治疗等方面均有全面、科学的论述。
吉尼萨克病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在诸多藏医经典中,对糖尿病的命名为“吉尼萨克病”,意即“消耗性尿频症”。“吉尼”藏语中有“尿频”之意,“萨克”在藏语中有“消耗、消败的混浊物”之意。藏医学认为此病的成因是水土之性的“培根”与脂肪过剩未能化为人体所需的血、肉、骨、髓等精华,而直接流人膀胱排出体外,导致尿量增多,尿液浑浊。
根据《四部医典》记述:“消耗性尿频症患者,常居潮湿的地方,使肾功能减弱,将水份之浊液与精华未能分清,与尿液混合反常地注入膀胱,并不时地排出浑浊的尿液;因人体所需精华混入尿液,使肌体失去容光,故得此名”。
病因
饮食起居不当,体内“培根”失衡,致使体内精华混入尿液而消耗。过于饮食甘、酸、咸味、油腻、难于消化、性重等的食物,起居上久坐不动,卧榻不适而致睡眠不佳等原因导致水道不畅、尿积膀胱、致使尿液浑浊。
症状
主要表现为尿频、嗜睡、多汗、恶臭、头发和指甲长、口臭、上腭发干、手和足心发热、尿液混浊、小便过的地方常有苍蝇停留,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眼疾、皮疹、关节炎等10种疾病
分类
《四部医典》根据尿象和症状将该病分龙型、赤巴型、培根型三种类型:
01
龙型
尿象:髓尿、油尿、象尿、蜂蜜样尿四种;
具体症状:心悸、失眠,呼吸不畅、颤抖、刺痛、贪食、多痰等。
02
赤巴型
尿象:墨黑尿、青蓝尿、檗黄尿、茜汁尿、焦黑尿、血红尿六种;
具体症状:口干、身体发热、腹泻、男性生殖器及膀胱皆疼痛等。
03
培根型
尿象:水、酒、蔗糖、厚味、米面、精液、沙石、受凉、滴淋、口水样等十种;
具体症状:不消化、食欲不振、嗜睡、呕吐等。
藏医治疗指导
临床上,藏医治疗吉尼萨克病首先会根据其分型和个体差异采取对症用药。由于该病的临床特征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火”降低最为明显,病因以体内培根、脂肪过剩使精华与糟粕分解、代谢失调为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胃、胰腺、肾脏、肝脏、膀胱等进行全面的保护与修复。
常用药物
石榴健胃散
提升胃火、化滞除湿
十八味诃子利尿丸
调控血糖、改善症状
石榴日轮丸
调理脾胃、益精补肾
仁青芒觉
解毒、清理血液
注:对于仅有血糖升高、未合并其他疾病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如其发病后未系统地服用降糖西药,一般主张单独使用藏药治疗即可。如患者在接受藏医治疗前已服用西药,则主张先维持西药治疗,待病情好转、血糖得到控制后逐渐撤减西药用量,直至停用。而晚期重度患者则需要西医综合治疗,藏医治疗为辅。
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qingguoa.com/syzy/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