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西青果 > 西青果用法用量 > 正文 > 正文

民间偏方盐蒸橙子能治一切咳嗽真相是he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1 13:35:44

每年冬春交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冒和咳嗽,有网友最近在一个网上论坛看到“盐蒸橙子治疗咳嗽,放倒一切止咳药消炎药”的帖子。

但是另一个论坛写的不是橙子是橘子,她都有点糊涂了,能够治疗咳嗽的偏方究竟是“盐蒸橘子”还是“盐蒸橙子”?偏方治疗咳嗽的效果究竟如何?

专家表示:盐蒸橙子仅对部分证型咳嗽有辅助食疗作用

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芳介绍说,无论是“盐蒸橘子”还是“盐蒸橙子”,这两个食疗偏方都有一定的道理,橙子在《本草纲目》中也叫做“金球”,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橙子入肺经,主要是起到生津止渴健脾胃的功效,对于阴虚干咳的咳嗽患者,适量吃些有一定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橘子相对橙子而言,除了可以生津止渴,还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盐蒸橘子”的版本很可能是原版且更靠谱一点。

至于为什么要用盐蒸,这个与盐的食疗作用有关系,盐本身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盐蒸之后温热效果增强,对于寒性咳嗽效果更好,但是也有刺激呼吸道的弊端,所以使用前还是最好咨询医生,该吃药的时候还是要吃药。

对于因为因吸入污染物刺激呼吸道诱发的咳嗽,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和橘子也有帮助。

对此,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已有发现,多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或蔬菜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对慢性肺病患者的伤害。

维生素C可以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而自由基一般都是污染物进入肺部时形成的。

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芳提醒,咳嗽仅从中医的角度就能分成很多种证型。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

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黏痰,胸闷,苔腻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燥湿化痰;若表证较甚,加防风、苏叶疏风解表;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黏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黏,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疏风清热;桔梗、杏仁、甘草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连翘、芦根清热生津。

咳嗽甚者,加前胡、瓜壳、枇杷叶、浙贝母清宣肺气,化痰止咳;表热甚者,加银花、荆芥、防风疏风清热;咽喉疼痛,声音嘎哑,加射干、牛蒡子、山豆根、板蓝根清热利咽;痰黄稠,肺热甚者,加黄芩、知母、石膏清肺泄热;若风热伤络,见鼻衄或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生地凉血止血;热伤肺津,咽燥口干,加沙参、麦冬清热生津;夏令暑湿加六一散、鲜荷叶清解暑热。

·风燥伤肺

症状: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方中桑叶、豆豉疏风解表,清宣肺热;杏仁、象贝母化痰止咳;南沙参、梨皮、山栀清热润燥生津。

表证较重者,加薄荷、荆芥疏风解表;津伤较甚者,加麦冬、玉竹滋养肺阴;肺热重者,酌加生石膏、知母清肺泄热;痰中带血丝者,加生地、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

·凉燥伤肺咳嗽

另有凉燥伤肺咳嗽,乃风寒与燥邪相兼犯肺所致。

症状:干咳而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等。

治法: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

方药:杏苏散加减。

药用苏叶、杏仁、前胡辛以宣散;紫菀、款冬花、百部、甘草温润止咳。

若恶寒甚、无汗,可配荆芥、防风以解表发汗。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常伴体倦,脘痞,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陈汤以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三子养亲汤以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则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两方合用,则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临床应用时,尚可加桔梗、杏仁、枳壳以宣降肺气;胸闷脘痞者,可加苍术、厚朴健脾燥湿化痰;若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泡沫,怯寒背冷,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痰;脾虚证候明显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兼有表寒者,加紫苏、荆芥、防风解表散寒。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汤加减以资调理。

·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黏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胁胀满,或咳引胸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方中用黄芩、知母、山栀、桑白皮清泄肺热;茯苓、贝母、瓜蒌、桔梗、陈皮、甘草化痰止咳;麦冬养阴润肺以宁咳。

若痰热郁蒸,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象贝母、冬瓜仁等清化痰热;胸满咳逆,痰涌,便秘者,加葶苈子、风化硝泻肺通腑化痰;痰热伤津,咳痰不爽,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肝火犯肺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常感痰滞咽喉,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状,咳引胸胁胀痛,咽干口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化痰止咳。方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方中青黛、海蛤壳清肝化痰;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粳米、甘草和中养胃,使泻肺而不伤津。二方相合,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

火旺者加山栀、丹皮清肝泻火;胸闷气逆者加葶苈子、瓜蒌、枳壳利气降逆;咳引胁痛者,加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痰黏难咳,加海浮石、贝母、冬瓜仁清热豁痰;火热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百合、麦冬、天花粉、诃子养阴生津敛肺。

·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方中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滋阴润肺以止咳;桑叶轻清宣透,以散燥热;甘草、扁豆补土生金。

若久热久咳,可用桑白皮易桑叶,加地骨皮以泻肺清热;咳剧者加川贝母、杏仁、百部润肺止咳;若肺气不敛,咳而气促,加五味子、诃子以敛肺气;咳吐黄痰,加海蛤粉、知母、瓜蒌、竹茹、黄芩清热化痰;若痰中带血,加山栀、丹皮、白茅根、白及、藕节清热凉血止血;低热,潮热骨蒸,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白薇等以清虚热;盗汗,加糯稻根须、浮小麦等以敛汗。

注:以上方药仅供参考,治疗请遵医嘱!

但不管是哪种咳嗽,前文提到的这个食疗方仅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的证型甚至不适用,橘子性偏温,而橙子性偏凉,因此,即便使用这个偏方,还是要先辨明证型,然后结合个人体质食用。

综上所述,这种方法不能作为治疗咳嗽的主要方法,效果有限且因人而异,咳嗽次数较多且症状较重医院就诊。

作者:杨璞;编辑:春雨

热文推荐

围观

村医生存、执业及生活现状真实情况大调查

热文

这样搞村卫生室,劳民劳医更伤国家财产!

须知

别等村医走光了,再提收入待遇

速看

乡村振兴拉响号角,乡村医生担负重任

质疑

乡村医生的收入该有多少?

讨论

村里有人非法行医,该问责村干部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qingguoa.com/yfyl/943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西青果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