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记一味中药~
诃子
hezi
别名诃黎勒、诃黎、随风子生理特性
诃子:乔木,高可达30米,径达1米,树皮灰黑色至灰色,粗裂而厚,枝无毛,皮孔细长,明显,白色或淡黄色;幼枝黄褐色,被绒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7-14厘米,宽4.5-8.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偏斜,边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密被细瘤点,侧脉6-10对;叶柄粗壮,长1.8-2.3厘米,稀达3厘米,距顶端1-5毫米处有2(-4)腺体。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有时又组成圆锥花序,长5.5-10厘米;花多数,两性,长约8毫米;花萼杯状,淡绿而带黄色,干时变淡黄色,长约3.5毫米,5齿裂,长约1毫米,三角形,先端短尖,外面无毛,内面被黄棕色的柔毛;雄蕊10枚,高出花萼之上;花药小,椭圆形;子房圆柱形,长约1毫米,被毛,干时变黑褐色;花柱长而粗,锥尖;胚珠2颗,长椭圆形。核果,坚硬,卵形或椭圆形,长2.4-4.5厘米,径1.9-2.3厘米,粗糙,青色,无毛,成熟时变黑褐色,通常有5条钝棱。花期5月,果期7-9月。绒毛诃子:与诃子不同处在于幼枝、幼叶全被铜色平伏长柔毛;苞片长过于花;花萼外无毛;果卵形,长不足2.5厘米。图片
生长环境
云南西部。分布于缅甸(庇古、毛淡棉至典那沙冷)。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4cm,直径2-2.5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略具光泽,有5-6条纵棱线和不规则的皱纹,基部有圆形果梗痕。质坚实。果肉厚0.2-0.4cm,黄棕色或黄褐色。果核长1.5-2.5cm,直径1-1.5cm,浅黄色,粗糙,坚硬。种子狭长纺锤形,长约1cm,直径0.2-0.4cm,种皮黄棕色,子叶2,白色,相互重叠卷旋。气微,味酸涩后甜。功效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沉降,味甘质黏滑润,专入大肠,药力颇猛。大量用能泻积热、通大便、行水消胀,少量用除积滞、助消化。
性味归经
味苦、酸、涩,性平。归肺、大肠经。主治病症
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用法用量
3-l0g。
禁忌
外邪未解,内有湿热积滞者慎服。
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诃黎勒,其味苦涩,其气温而无毒。苦所以泄,涩所以收,温所以通,惟敛故能主冷气,心腹胀满;惟温故下食。甄权用以止水道,萧炳用以止肠僻久泄,苏颂用以疗肠风泻血、带下,朱震亨用以实大肠,无非苦涩收敛,治标之功也。”2、《药品化义》:“诃子味苦而带酸涩,能降能收,兼得其善,盖金空则鸣,肺气为火邪郁遏,以致吼喘咳嗽,或至声哑,用此降火敛肺,则肺窍无壅塞,声音清亮矣。取其涩可去脱。若久泻久痢,则实邪去而元气脱,用此同健脾之药,固涩大肠,泻痢自止。”3、《本经逢原》“诃子,苦涩降敛,生用清金止嗽,煨熟固脾止泻,古方取苦以化痰涎,涩以固滑泄也。”做一个温暖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qingguoa.com/gnzy/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