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西青果 > 西青果生理特性 > 正文 > 正文

咳嗽用药内伤咳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2 12:50:58
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中医常见病

咳嗽

咳嗽知识你知道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因痰而嗽,痰出则咳缓,痰多色白,黏腻或稠厚成块,每于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胸闷脘痞,纳差乏力,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二陈平胃散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苍术、厚朴组成;三子养亲汤由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组成。前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后方降气化痰。若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沫,畏寒背冷,加干姜、细辛;若咳逆气急,痰多胸闷,加旋覆花、白前;若久病脾虚,神疲倦怠,加黄芪、党参、白术。

咳丨嗽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痰热郁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气粗,喉中可闻及痰声,痰多黄稠或黏厚,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夹有血丝,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常伴有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

本方由桑白皮、黄芩、栀子、知母、浙贝母、瓜蒌子、桔梗、橘红、茯苓、麦冬、甘草组成。若痰热较甚,咳黄脓痰或痰有热腥味,可加鱼腥草、鲜竹沥、薏苡仁、冬瓜子;若胸满咳逆,痰多,便秘,加荸苈子、大黄、芒硝;若口干明显,舌红少津,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

咳丨嗽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肝火犯肺证

临床表现: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引胸胁作痛,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代表方: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黄芩泻白散由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甘草组成;黛蛤散由青黛、海蛤壳组成。前方顺气降火,清肺化痰;后方清肝化痰。若咳嗽频作,痰黄,加栀子、牡丹皮、浙贝母;若胸闷气逆,加枳壳、旋覆花;若咳时引胸胁作痛明显,加郁金、丝瓜络;若痰黏难咳,加海浮石、浙贝母、瓜萎子;若咽燥口干,舌红少津,加北沙参、天冬、天花粉。

咳丨嗽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肺阴亏虚证

临床表现:干咳,咳声短促,痰少质黏色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常伴有日渐消瘦,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

本方由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白扁豆、甘草组成。若咳而气促明显,加五味子、诃子;若痰中带血,加牡丹皮、白茅根、仙鹤草;若潮热明显,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胡黄连;若盗汗明显,加乌梅、牡蛎、浮小麦;若咳吐黄痰,加海蛤壳、黄芩、知母;若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加黄柏、女贞子、旱莲草,若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加党参、五味子

咳丨嗽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用出中医药效果,讲出中医药魅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qingguoa.com/sltx/1089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西青果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