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南方周末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唐朝女服较之其它朝代,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与流行意识,更加追求大气飘逸与华丽绚烂。那唐朝的女性真的都是“低胸控”吗?
低胸很常见
从唐诗的描述来看,唐朝的贵族女性、歌妓确实流行低胸装束。中晚唐诗人方干写过四首《赠美人》诗,其中一首说:“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这里的美人即是歌妓,“粉胸半掩”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低胸装。
还有一位叫周濆的晚唐诗人,写过一首《逢邻女》:“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看来周濆的邻家女孩,也是以低胸装打扮。大概中晚唐之后,原来流行于上层社会的低胸时尚,已经被平民阶层仿效。
低胸但不显胸
但是,如果以为“袒胸露臂”是席卷整个唐代社会的时装潮流,则可能是今人别有情怀的历史想象——比如先预设了“袒胸露臂”等于“自由开放”的立场。我们从出土的唐代壁画、传世的唐人图卷,固然可以找出许多身着低胸服饰的仕女形象,但同时还有很多交领的打扮。不要以为唐朝女性都是“低胸控”。实际上,即便酥胸半露,唐人也是有分寸的。唐人崇尚丰腴,以肥为美,但你观察唐画的时候,想必会有一个感觉:唐朝的女子似乎并不追求凹凸分明的身体曲线,只要胖就行了,水桶腰也没关系,至于胸前是否有山峰与深沟,全凭天然,并不刻意去塑造。最常见的唐朝女性服饰,是《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所展现的这种打扮——
《虢国夫人游春图》与《捣练图》中的女性装束,体现了典型的唐人风格:短襦+长裙,再多一件披帛。“虢国夫人”是唐朝的贵族女性,“捣练”的女子则是社会平民,但她们的身材与服饰风格大同小异。显然,襦裙是唐朝社会不分阶层的流行款式。唐人的襦裙,按领子之样式,可分为大襟交领襦裙、对襟直领襦裙、袒领襦裙;按裙腰之高低,则可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与齐胸襦裙。我们现在从《虢国夫人游春图》与《捣练图》看到的,是对襟齐胸襦裙。唐朝女性的对襟齐胸襦裙常常给我们留下性感的印象,那是因为这种风格的妆扮,衣襟敞开,罗裙只系到胸部,颈部下面的小半个胸脯都露了出来。唐诗所说的“慢束罗裙半露胸”、“粉胸半掩疑晴雪”,应该就是指这种服饰。
最性感数深U装
但最性感的唐朝襦裙,并不是对襟齐胸襦裙,而是一种深U型袒领的高腰襦裙。山西万荣县出土的唐睿宗女婿薛儆墓石刻画仕女,穿的就是这种袒领襦裙,领口开至胸部,裙带束于乳下,胸部露出四分之一,看起来有点接近今天许多女性秀身材的深V性感装。这应该是唐代宫廷女性的装束。
(吴钩供图)
唐代还有一种也是非常性感的打扮,那就是唐诗“绮罗纤缕见肌肤”所形容的“透视装”。这种若隐若现的服饰,我们可以通过《簪花仕女图》见识一番:
(吴钩供图)
一般认为,《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唐代贵妇的生活,图中女性内衣外穿,外套一件薄如蝉翼的大袖轻衫,下着拖地大摆长裙,粉颈、香肩、玉臂、背部与小半个胸脯,在薄纱下隐约可见。唐人将女性内衣叫成“诃子”,所以这一服装款式不妨称为“诃子+裙”。不过除了《簪花仕女图》,我们在其他唐代美术作品中都找不到类似的“诃子+裙”服饰,所以也有人提出,《簪花仕女图》并非唐代作品,图中仕女的穿着打扮其实是南唐宫廷服饰的风格。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簪花仕女图》即使所展现的为唐人服饰,也应该是贵族女性在私密场合的妆扮,不可能流行于大众。
唐朝女性的服饰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奔放的,高宗时,女子还要“施裙到颈”,其后才“渐为浅露”。不过总的来说,历史上,唐人的装束确实最放得开,对唐朝的女性看来,露显然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我们也可以说,女性衣裳的裸露程度,跟社会的开放度、宽容度、自由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唐人受到的礼教束缚也的确要轻于生活在其他王朝的女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