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OSOFT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与完备通用的技术规范,基于统一的信息标准整合、集成各种信息资源与应用服务,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综合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1
整体规划
总体目标
1、建立统一信息标准
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提供依据。
2、构建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集中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管理与内容整合,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3、构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通过中心数据库实现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
4、构建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通过中心数据库实现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
5、建设学校应用服务平台
包括协同办公服务、综合查询服务、综合校情展示、决策支持服务,基于中心数据库,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6、建设部门业务支撑系统
包括教务管理、科技管理、数字迎新、学生工作、团委工作、就业指导、数字离校、校友联络、人力资源、资产设备、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7、建设掌上校园服务平台
使用无线通信网络及移动计算技术,将各种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进行整合、挖掘和展现,为管理人员、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公众提供移动信息服务。
8、集成其它各种应用软件
包括一卡通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实现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设计原则
充分采用目前已有的国家标准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
尽量使用学校已发布的学校标准,使学校已有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对于没有国家标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信息,使用青果软件教育管理信息标准。
信息子集组成结构
二、构建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信息门户面向学校所有教师、教辅人员、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及校友,集中管理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新闻、公告、通知、文件、多媒体课件等)与应用服务(包括信息收集、信息查询、信息发布等)
采用先进的单点登录技术、灵活的访问控制机制,依据设定的信息资源自身密级与用户访问权限,全面实现自定义、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信息门户框架
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为教职工提供的服务
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三、构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四、构建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五、建设学校应用服务平台
A
协同办公服务平台
B综合查询服务平台
C
综合校情展示平台
D决策支持服务平台
六、建设部门业务支撑系统
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学生综合管理系统
采用Portlet和Iframe等技术实现,能够集成采用HTML、JAVA、C#、ASP、PHP等各种语言开发的任何WEB页面,对于需要验证访问者身份的页面,还需要认证集成。对于集成后的页面,既可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访问,又可通过原有应用软件访问。
业务集成
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与WebService等技术实现,能够集成已有应用软件提供的各种应用服务,去除重复功能、实现松散耦合、优化业务流程。业务集成后,既可实现应用软件之间的功能共享与流程统一,又可在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中灵活地组合使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服务。
数据集成
采用标准的服务接口,依据信息标准、使用数据集成中间件实现,能够集成Oracle、SQLServer、DB2、Sybase、Mysql等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还能够集成DBF或Excel文件中的数据;可以通过JDBC、ODBC、WebService接口等各种方式实现数据抽取与数据同步。数据集成后,可实现数据实时交换、提供数据服务、实现数据共享。
基于国际联盟Liberty规范,采用单点登录技术、基于WEB服务协议实现,能够集成采用JAVA、C#、ASP、PHP等各种语言开发的任何应用软件。对于集成后的应用软件,既可实现统一的访问入口和统一的身份认证,又可保留原有应用软件的用户管理、访问入口和认证方式,不影响原有应用软件的独立运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qingguoa.com/yfyl/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