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定义「年东北师大学硕名词解释」
简述或举例说明什么是标准化和操作化定义「年华中师大专硕简答题」
为什么说操作定义是实证研究的基石?如何向一名非心理学专业的普通成年人介绍“操作定义”?请联系科学研究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年中山大学学硕简答题」
联系实际生活或科学研究的例子解释心理学研究中的操作定义,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年中山大学学硕简答题」
所以,请记住这道题的答案。(1)操作定义的含义操作定义由布里奇曼提出,史蒂文斯首次将操作定义引入心理学。操作定义是指采用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具体行为、特征或指标对变量进行描述。比如将疲劳定义为连续工作的时长,用焦虑量表的得分或皮肤电水平来定义焦虑、将感觉阈限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得分或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数量作为智商的操作定义。(2)操作定义的作用①可以避免陷入对概念本质的争论。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概念的本质并不重要。一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对概念的本质往往各执一词;另一方面,对于很多概念,我们并不清楚其本质,比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②可以使概念公开化,提高不同研究间的可比性。只有对研究对象采用一个共同的、可操作的界定,这些研究的结论才具有可比性,才有利于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③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其他研究者或者采用不同的被试、或者更换实验材料、实验情境,但只要采用你的操作定义,就可以对变量进行精确地控制或测量,从而得出相似的结果。④促使研究者考虑概念的诸多属性,丰富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如果研究者将“打字速度”定义为“一定时间内打字的数量”,这个操作定义必然会迫使研究者进一步考虑打字时间应该设置为多长,应该选用哪一类文章作为打字材料,是否包括数字、空格,错字怎么处理,考虑速度和准确性时该怎么计算总分等问题。⑤保证实验的可证伪性。只有当一个概念有了操作定义以后,实验假设才会变得具体、明确,从而使它具备可证伪性。只有能得到证实或证伪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选自《心理学考研必背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